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702.“她就看见一口水井”表示主的圣言,也就是真理的源头。这从“水井”和“泉”,以及“水”的含义清楚可知:“水井”和“泉”既指圣言,也指取自圣言的教义,因而又指真理本身;“水”是指真理。有水的“井”和“泉”表示主的圣言,也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因而又表示真理本身,这一点从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属灵教会,所以经上说的是“井”,而不是“泉”,在本章下面几节经文也一样:
因亚比米勒的仆人霸占了一口水井,亚伯拉罕就指责亚比米勒。(创世记21:25)
在26章也是如此:
在以撒的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凡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他们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亚伯拉罕死后塞住了,以撒就回来又挖出来。以撒的仆人在山谷中挖井,在那里找到一口活水井。他们又挖了一口井,又为这井争竞。以撒离开那里,又挖了一口井,他们不为这井争竞了。那一天,以撒的仆人来,将他们挖井的事告诉他,对他说,我们找到水了。(创世记26:15, 18-20, 21-22, 25, 32)
此处“井”只表示他们所争论的教义和不争论的教义。否则,他们挖井,并为了这些井多次争竞并不那么重要,以至于在神的圣言中被提提及。
摩西五经所说的“井”同样表示圣言,或教义:
他们到了比珥;从前耶和华对摩西说,招聚百姓,我要给他们水,说的就是这井。那时,以色列人唱了这首歌:井啊,涌上来吧!你们要从它回答。这井是首领所挖的,是民中的尊贵人以立法者(之名)用杖所挖的。(民数记21:16-18)
由于“井”表示圣言,取自圣言的教义和真理本身,所以以色列有了这首神秘的预言歌,这歌论述了真理的教义,这从内义上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比珥”(即井)和“别是巴”这两个名字由此而来,它在内义上表示教义本身。
但没有真理在里面的教义被称为坑或池、无水之井或干井,如耶利米书:
他们的贵胄打发他们的小子打水;他们来到池边,却找不到水,就拿着空器皿回去了。(耶利米书14:3)
此处“水”表示真理,“他们找不到水的池”表示没有真理在里面的教义。同一先知书:
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他们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
此处“池子”同样表示不真实的教义,“破裂的池子”表示胡乱拼凑在一起的教义。
“泉”表示圣言,也表示教义,因而表示真理,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困苦穷乏人寻求水却没有,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我耶和华必垂听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我要在山坡上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以赛亚书41:17-18)
这段经文首先论述了真理的荒凉,以“困苦穷乏人寻求水却没有,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来表示;然后像现在所解释的关于夏甲的经文一样,论述了荒凉之后他们所获得的安慰、恢复和教导;这些事由“耶和华要在山坡上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来表示;这一切事都与真理的教义和由此获得的情感有关。
摩西五经:
以色列安然独居在雅各泉边,在五谷新酒之地;他的天也滴下甘露。(申命记33:28)
“雅各泉”表示圣言和取自圣言的真理教义。正因“雅各泉”表示圣言和取自圣言的真理教义,所以当主来到雅各泉边时,祂与撒玛利亚的妇人交谈,并教导“泉”和“水”表示什么,如约翰福音所描述的:
耶稣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叫叙加,雅各泉就在那里;耶稣因旅行劳累,就这样坐在泉旁。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给我喝。耶稣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请给我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他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他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水泉,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5-7, 10, 13-14)
由于“雅各泉”表示圣言,“水”表示真理,“撒玛利亚”表示属灵教会(这是圣言中的常见情形),所以主与撒玛利亚的妇人交谈,并教导真理的教义来自祂;当真理的教义来自祂,或也可说,来自祂的圣言时,它就是直涌到永生的水泉;真理本身就是活水。
又:
耶稣说,人若渴了,就让他到我这里来喝;凡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38)
启示录:
宝座中间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从他们眼上擦去一切的眼泪。(启示录7:17)
又:
我要将生命水的泉源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启示录21:6)
“活水的江河”和“生命水的泉源”表示来自主,或来自祂圣言的真理;因为主就是圣言。爱与仁之良善唯独来自主,是真理的生命。处于对真理的爱和情感的人,或说喜爱并渴慕真理的人被称为“口渴的人”;其他人不会如此“口渴”。
在以赛亚书,这些真理还被称为“救恩的泉源”:
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以赛亚书12:3-4)
“泉源”表示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新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所有的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家中流出来,浇灌什亭河。(约珥书3:18)
此处“水”表示真理,“从耶和华的家中流出来的泉源”表示主的圣言。
耶利米书:
看哪,我必将他们从北方之地领来,把他们从地极招集起来;他们当中有瞎子,瘸子;他们要哭泣而来,我要以恳求领他们到平直路上的水泉旁,他们在其上必不致绊跌。(耶利米书31:8-9)
“平直路上的水泉”明显表示真理的教义;“北方之地”表示对真理的无知或真理的荒凉;“哭泣”和“恳求”表示他们悲伤和绝望的状态;被“领到水泉旁”表示在真理上的恢复和教导,如本章论述夏甲和她儿子的地方那样。
以赛亚书也如此描述这些人: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因他们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乐上加乐,而且歌唱;黎巴嫩的荣耀,并迦密与沙仑的威严,必赐给它;他们必看见耶和华的荣耀,我们神的威严。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那时,瞎子的眼必打开,聋子的耳必开通;在旷野必有水喷出,在沙漠必有溪河涌流;干旱之地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水泉。(以赛亚书35:1-3, 5-7)
此处“旷野”表示真理的荒凉;“水”、“溪河”、“水池”和“水泉”表示用来恢复那些经历荒废的人并给予他们喜乐的真理,此处用许多话来描述他们的喜乐。
诗篇:
耶和华使泉源涌入山谷;它们必流在山间;供给田野的各种野兽喝,野驴得解其渴。祂从自己的楼阁中浇灌群山。(诗篇104:10-11, 13)
“泉源”表示真理;“群山”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爱;“给喝”表示教导;“田野的野兽”表示那些照此教导生活的人(参看774, 841, 908节);“野驴”表示那些只拥有理性真理的人(1949-1951节)。
摩西五经:
约瑟是多结果子的人,是泉旁多结果子的儿子。(创世记49:22)
“泉”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申命记:
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水、有泉、有深渊在峡谷和山中流出来。(申命记8:7)
“地”表示主的国和教会(662, 1066, 1067, 1262, 1413, 2571节),它因其爱与仁之良善而被称为“美”;“河”、“水”、“泉”和“深渊”表示源于这良善,或从这良善发展出来的真理。申命记:
迦南地,有山有谷,喝天上雨水之地。(申命记11:11)
“水”表示真理,无论属灵的还是理性的,也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的真理,这从下面以赛亚书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看哪,主万军之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除掉整个粮杖和整个水杖。(以赛亚书3:1)
同一先知书:
你拿水来给口渴的人,拿饼来迎接逃亡的人。(以赛亚书21:14)
同一先知书:
你们在各水边撒种的有福了。(以赛亚书32:20)
同一先知书:
行在公义中,说话正直的,必居高处;他的粮必赐给,他的水必可靠。(以赛亚书33:15-16)
同一先知书:
那时,他们必不干渴;祂必引导他们经过沙漠,必为他们使水从磐石流出,分裂磐石,水就涌出。(以赛亚书48:21; 出埃及记17:1-8; 民数记20:11, 13)
诗篇:
祂在旷野分裂磐石,多多给他们喝,如从深渊而出。祂将溪水从磐石引出,使水如江河流下。(诗篇78:15-16)
此处“磐石”表示主;“水、河”,以及来自它的“深渊”表示来自祂的真理。诗篇: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地;祂使旷野变为水池,叫旱地变为水泉。(诗篇107:33, 35)
诗篇:
耶和华的声音在众水上;耶和华在多水之上。(诗篇29:3)
诗篇:
有一道河,它的溪流要使神的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地欢喜。(诗篇46:4)
诗篇: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其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祂聚集海水如垒,把深渊放在库房中。(诗篇33:6-7)
诗篇:
你眷顾地,以它为大乐,使地大为肥沃;神的河满了水。(诗篇65:9)
诗篇:
神啊,诸水看见了你,诸水看见了你,深渊也战抖了。密云倒出水来;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多水中。(诗篇77:16-17, 19)
谁都能明显看出,此处的“水”并非表示水,“深渊战抖”、“耶和华的道在海中,祂的路在水中”也并非字面上的意思;所表示的是属灵的水,也就是属灵事物,即真理的形式;否则,这只是一堆空话。以赛亚书:
看哪,凡口渴的,都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来买。(以赛亚书55:1)
撒迦利亚书:
在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此外,在圣言中,当论述的主题是即将建立或已经建立的教会,并且该教会被描述为乐园、园子、小树林,或各种树木时,它通常也被描述为灌溉的水或河;水或河表示属灵、理性或记忆的事物,也就是真理的形式。例如,创世记(2:8-9)所描述的园子在那里也被描述为河(创世记2:10-14),河表示智慧和聪明的属性(参看107-121节)。类似例子多次出现在圣言的其它地方,如摩西五经:
它们被种植如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檀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木;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他的种必在多水之处。(民数记24:6-7)
以西结书:
他取了那地的种子,把它种在适于撒种的田里,栽于多水旁;它就发芽长成一棵茂盛的葡萄树。(以西结书17:5-6)
“葡萄树”和“葡萄园”表示属灵教会(可参看1069节)。同一先知书:
你的母亲像一棵类似你的葡萄树,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了枝叶。(以西结书19:10)
又:
看哪,亚述曾是黎巴嫩的香柏树;众水使它生长,深水使它长高。所栽之地有江河围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的众树。(以西结书31:3-4)
又:
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祂对我说,这些水往东方的边界流去,必下到平原,往海而去,被引向海,水必得医治。这两条河所到之处,凡爬行的活物都必存活;并且必有极多的鱼,因为这些水流到那里,它们必得医治,凡这河所到之处,一切都必存活。只是沼泽和湿洼之地不得治好,必留作产盐之地。(以西结书47:7-9, 11)
此处描述的是新耶路撒冷,或主的属灵国度:“往东方的边界流去的水”表示从属天事物流出的属灵事物,或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也就是从爱和仁发展出来的信(101, 1250节)。“下到平原”表示向下流入属于理性的教义(2418, 2450节)。“往海而去”表示接近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海”是指这些知识的汇集(28节);“爬行的活物或灵魂”表示这些事物所给予的快乐(746, 909, 994节),这些快乐将靠河水“存活”,也就是靠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属灵事物存活。“极多的鱼”表示丰富的可用的记忆知识或事实(40, 991节)。“沼泽和湿洼之地”表示无用且不纯洁的事物;“产盐”表示被荒废,或被洁净(2455节)。耶利米书:
倚靠耶和华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溪流旁发出根来。(耶利米书17:7-8)
诗篇: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季节结果子。(诗篇1:3)
启示录:
他指示我一道纯净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城的街道中间,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启示录22:1-2)
由于就圣言的内义而言,“水”表示真理,所以在犹太教会,为了以属灵的方式看待仪式的天使眼前的代表,经上吩咐祭司和利未人在就近坛前供职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并且用会幕和祭坛之间的洗濯盆里的水洗濯,然后用铜海和圣殿周围其它洗濯盆里的水洗濯,它们就代替泉源。除罪水或洁净水要弹在利未人身上的仪式或习俗同样是为了代表而建立的(民数记8:7);由红母牛的灰制成的除污秽的水也是如此(民数记19:2-19);从米甸人那里所夺的掳物要用水洁净(民数记31:19-25)。
从磐石流出的水(出埃及记17:1-8; 民数记20:1-13; 申命记8:15)代表并表示来自主的丰富的属灵事物或信之真理。因木头被治好的苦水(出埃及记15:23-25)代表并表示不讨人喜欢的真理因良善,也就是对良善的情感而变得受欢迎和可悦纳。“木”表示构成情感或意愿的良善(参看643节)。由此可知在圣言中,“水”表示什么,因而洗礼的水又表示什么,论到这水,主在约翰福音中如此说:
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5)
也就是说,“水”表示信的属灵成分,“灵”表示信的属天成分;因此,洗礼是主通过信之真理与良善使人重生的象征。一个人的重生不是通过洗礼实现的,而是通过洗礼所表示的生活实现的;拥有信之真理的基督徒必须进入这种生活,因为他们拥有圣言。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9755.“院子的海边宽”表该天堂在记忆真理方面的状态。这从“宽”、“院子”和“海”的含义清楚可知:“宽”是指真理(参看1613, 3433, 3434, 4482, 9487节);“院子”是指最低层天堂,如前所述(9741节);“海”是指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关于真理的推理就基于这些知识,因而也指属世层和感官层,因为这些是包含它们的容器。此处“海边”是指西角,“西”表示住在模糊中的良善。然而,当西不是被称为“西”,而是被称为“海”时,所表示的是记忆知识,记忆知识相对来说也是住在模糊中,因为记忆知识属于属世人或外在人;属世人或外在人住在世界之光中,相对于内在人所在的天堂之光,这光就像日落时的阴影。
这一点也可从出现在来世的事物看出来。天堂的太阳,就是主,出现在朝向右眼的中等高度处。对天堂天使来说,这太阳是一切光的源头,并与光一起而为一切聪明、智慧的源头。然而,当他们思想世界的太阳时,它却不是这样子出现的;相反,在背后相反的方向上会出现某种幽暗的物体。那也是天堂里西方所在之地,因为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是东方。由此可见,“西”表示住在模糊中的良善,外在人或属世人就处于这种良善。如前所述,属世人住在世界之光中,这光相对于天堂之光,就像日落西方时的阴影。但“海水”表示属世人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记忆知识;因为属世人或外在人中的真理就是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而属灵人或内在人中的真理则是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当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从属世人或外在人中被提升到属灵人或内在人时,它就变成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了。正因如此,在童年时代与一个人同在的真理就是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但成年后,如果此人允许自己重生,那么它们就会变成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因为内在人随着这个人进入成年而逐渐被打开。
“海”之所以表示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是因为“水”、“泉”、“河”表示真理;因此,“海”表示它们的汇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提到“海”和“诸海”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祂把地建立在诸海上,安定在江河之上。(诗篇24:1, 2)
“地”和“世界”表示教会;祂把世界建立在其上的“诸海”是指记忆真理;祂安定在其上的“江河”是指信之真理。显然,此处不是指地、世界、诸海、江河,因为世界并未建立在诸海上,也未安定在江河之上。
又:
你曾用力量将海分开,将水中海怪的头打破。你曾砸碎利未坦(Leviathan,音译)的头,把他给人民,就是禽兽为食物。你使汹涌的江河干了。(诗篇74:13-15)
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是摧毁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头被打破的海怪”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42, 7293节);“利未坦”也具有类似含义(7293节);他当作食物被给予的“人民,就是禽兽”是指那些沉浸于虚假的人,或虚假本身。由此明显可知“海”表示什么,即:被误用来削弱并摧毁真理的记忆知识。哈巴谷书:
你乘马践踏海,就是践踏多水的泥潭。(哈巴谷书3:15)
“乘马践踏海”当论及耶和华时,表示教导拥有记忆知识的属世人。
撒迦利亚书: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从耶路撒冷流出来的活水”是指从爱之良善那里获得生命的信之真理;“东海”和“西海”是指记忆知识,也就是真理汇集所在的属世层和感官层。何西阿书:
他们必跟随耶和华,祂的众子从海上恭敬而来。他们必如一只鸟从埃及恭敬而来。(何西阿书11:10, 11)
“从海上而来的众子”是指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真理;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他们必如一只鸟从埃及而来”,因为在圣言中,“埃及”表示记忆知识(9340, 9391节)。
以西结书:
海上的一切首领都必从宝座上下来,除去外袍,剥下刺绣的衣服,披上战兢;他们必说,住在诸海之中的啊,在海上被颂赞的坚固城啊,你现在何竟毁灭了?(以西结书26:16, 17)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推罗”所表示的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的毁灭;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是教会的记忆知识;“海上的首领”是指首要的认知或知识(1482, 2089, 5044节);“除去外袍和刺绣的衣服”表示除去记忆真理(9688节)。由于“推罗”表示这些事,所以经上说推罗“住在诸海之中,是在海上的坚固城”。
耶利米书:
大海涨起,漫过巴比伦,她被许多海浪遮盖。她的城邑,变为荒场。(耶利米书51:42, 43)
“巴比伦”表示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敬拜(1182, 1326节);“漫过巴比伦的大海”是指从记忆知识中升上来的虚假;它的“波浪”是指由这种知识构成的推理,和由此而来的否认;“变为荒场的城邑”是指教义事物。
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
凡船主,和坐船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看见烧巴比伦的烟,就喊着说,祸哉,祸哉,这大城阿。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奢侈成了富足。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启示录18:17-21)
“船”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参看6385节);由此明显可知,“船主”、“水手”,以及“海”、“靠海为业的”表示什么;“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是指真理,信经由这真理发展而来;“扔在海里”表示丢进记忆知识的虚假中。在来世有大海出现,也有海上的船只出现;我常蒙允许看到这些船只和大海。那里的海在坏的意义上表示记忆知识的虚假,而坐船的人表示那些贩卖并提供这些虚假的人。
耶利米书:
那使太阳白日发光,使星月有定例,做黑夜里的光,又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的耶和华如此说。(耶利米书31:35)
“白日发光的太阳”是指爱之良善,光从这良善到达真理;“使星月有定例,做黑夜里的光”是指信仰和知识或认知的良善,真理从这良善而拥有光在黑暗中;“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是指驱散记忆知识的虚假,关于真理的纯粹推理就建立在这些虚假之上。
以赛亚书:
我的手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我岂无拯救之力吗?看哪,我以斥责使海干涸,我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以赛亚书50:2)
“使海干涸”表示摧毁或废除记忆知识的良善和真理;“使江河变为旷野”表示使真理本身荒废;“腥臭的鱼”表示属世人所拥有的记忆知识(参看40, 991节);“因无水”表示没有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 8568节);“干渴而死”表示由于缺乏真理(8568节)。
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赛亚书的别处:
水必从海中绝尽,河也晒焦干涸。溪流必消退,埃及河必减少而枯干。(以赛亚书19:5, 6)
“水必从海中绝尽”表示在真理汇集的地方,对真理的偏离;“必枯干的埃及河”是指记忆知识。同一先知书:
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覆盖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
“水”表示真理;“海”表示它们的汇集,也就是关于真理的知识的汇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
启示录:
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有灵魂的生物的三分之一都死了,船只的三分之一也坏了。(启示录8:8, 9)
“火烧着的大山”是指自我之爱;“它被扔进的海”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它所变成的血”是指被歪曲和亵渎的真理(4735, 6978, 7317, 7326节);“由此而死的生物”是指那些拥有真理的教义之人。
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的别处:
第二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海里,海就变成好像死人的血,海中一切活着的灵魂都死了。(启示录16:3)
此处“海”表示服务邪恶来摧毁真理、证实虚假的记忆知识。又:
一个兽从海中上来说亵渎的话。(启示录13:1等)
“从海中上来的一个兽”是指摧毁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由此可见,“海”表示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这些记忆知识是推理信之真理所用的资源。
由于“海”具有这种含义,所以经上论到西布伦说:
西布伦必住在海边,在停船的港口。(创世记49:13)
申命记:
他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申命记33:19)
“西布伦”在代表意义上表示那些利用记忆知识得出关于信之真理的结论之人;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必住在海边”。
不过,就反面意义而言,“海”表示以世界为目的的记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海浪”是指出于世俗观点对神性事物的推理;因此,“沉在海里”表示如此沉浸于由世俗和尘世观点所产生的记忆知识中,以至于不信神之真理,如在马太福音: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驴拉的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
“磨石”是指服务信仰的真理(4335, 7780节);“驴”是指属世层,因为它是服务的牲畜(2781, 5741, 5958, 6389, 8078节);因此,“驴拉的磨石”是指属世和世俗的记忆知识;“颈项”表示内层事物与外层事物的联结(3542节);“拴在颈项上”是指对良善和真理的阻隔和切断(3542, 3603节);“沉在深海里”表示沉入纯世俗和肉体之物中,从而深入地狱。主的这些话,和祂所说的其它一切话一样,都因此而具有灵义。
不过,“海”表示记忆知识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海水的密集和黑暗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海水的清澈和透明程度。正因如此,仰望天堂的记忆知识,就是属世人里面的属灵层面,被称为“玻璃海”(启示录15:1, 2)。“海也不再有了”(启示录21:1)表示当没有人利用记忆知识来推理信之真理;但真理将铭刻在人们心上的时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